第27章 数据的重量(第3页)
轻则数据混乱需要修正,重则可能影响项目判断,甚至被质疑数据的真实性和流程的严谨性!
“赵工,对不起!小张送来的时候,只说是最新数据让录入,没说是草稿!”我赶紧解释,“那我现在…?”
“立刻停下!那份草稿表作废!刘工那边完整数据包应该已经整理好了,我马上让他亲自送到你手上。”
“孙琳,记住了,录入系统的,必须是经过完整复核流程、手续齐全的最终版数据!”
“每一个数字,都关系到后面几百号人的工作方向和决策!容不得半点马虎!你这里是数据进系统的第一道闸口,必须把好关!”
“是!赵工!我明白了!”我握着话筒,原来“盯紧”,不仅仅是盯着数据本身对不对,更要盯着流程是否规范,来源是否清晰!
一个看似不起眼的“预录入参考”,差点就成了系统里的“最终定论”。
挂了赵工的电话,我立刻在系统里找到了那份草稿表的录入记录,标上大大的“作废-草稿勿用”。
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,指尖下敲进去的每一个字符,承载着项目的进度、决策的依据,甚至是无数同事的心血。
没过多久,工艺组的刘工果然亲自过来了,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,还有一张存有电子扫描件的加密u盘。
“孙琳,不好意思啊,上午有点事耽误了。这是完整的xx部件稳定性验证数据包。”
“一式两份,纸质原始记录、复核签字、电子扫描件索引都在里面了。赵工特意交代,必须亲手交到你手上,确认清楚再录入。”
我翻开文件夹,里面是五份详细的样件测试记录,曲线图清晰,设备编号、测试时间、操作员、复核员签名一个不少。
最后才是计算得出的平均值1015。
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备注:样件b-003数据异常偏低(仅872),已排查为测试夹具松动,数据作废,其余四个样件平均值为1015次。
这才是经过严格流程验证后的真实结果。
“刘工,确认无误,手续齐全。”我仔细核对完,抬头认真地说,“我马上开始录入最终数据。”
“好嘞,麻烦你了。”刘工转身离开。
数据录入完毕,保存,提交。系统提示:录入成功。
我没有立刻关掉页面。视线停留在那个最终确认的“1015”上,久久没有移开。
我回想起,“1028”整个数值。
它像一个路标,指向了另一种可能,如果我没有多问那一句,如果我没有坚持查看原始记录……它会通向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