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淮西勋贵对马皇后的认可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6章 借刀杀人(第1页)

这陈宁本是能吏,当年四方征战,调兵遣将的文书如雪片般飞来,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,从未误事,朱元璋因此赏识其才干,一再提拔重用。

大明立国后,陈宁官至司农卿,又升任兵部尚书,后来拜为中书参知政事,兼管吏、户、礼三部事务,朱元璋甚至亲赐其名为“宁”,可见恩宠之深。

可这陈宁有才却无德,屡犯小错。

去年又被人告发收受贿赂,好在数目不大,朱元璋念其才干,只将他贬官。

没想到胡惟庸趁机举荐,朱元璋权衡之后,又将他召回,擢升为御史中丞。

御史台素来是浙东党人的地盘,陈宁这个淮西党人,正是朱元璋安插进去的一枚钉子。

然而朱元璋没料到的是,陈宁因感念胡惟庸举荐提携之恩,竟甘心成了胡惟庸的爪牙。

换句话说,此刻陈宁站出来说话,几乎就等同于胡惟庸在发声。

感受到朱元璋目光中的寒意,陈宁捧着笏板的手微微发颤,但想到胡惟庸的交代,还是硬着头皮,朗声道:“臣,弹劾韩国公世子李琪,骄奢淫逸,贪敛无度,蛊惑储君,侵夺民利……等五桩大罪!”

此言一出,满朝文武皆惊。

侍立在龙椅旁的太子朱标,先是一愣,随即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刀。

呵,有意思!

这把火,竟烧到孤的头上了?

孤,侵夺民利?

陈宁这番话,说得着实巧妙。

他并未直言太子与民争利,而是将所有罪责尽数推到了李琪一人头上!

至于太子,正如陈宁所言,显然是受了李琪的蒙蔽蛊惑,因此李琪才是那个最该千刀万剐的奸佞之徒!

朝堂之上一片死寂,百官皆垂首敛目,大气不敢出。

李善长如同泥胎木偶般端坐,毫无动静,仿佛陈宁弹劾的并非他的儿子。

朱标侧目看向自己的父皇,只见皇帝陛下脸色铁青。

谁的儿子谁清楚!

朱标是何等性情,朱元璋再明白不过。

东宫太子府,他一个月少说也要去上十几回,奢不奢华能不知道?

还说什么贪索无度?

这位太子殿下日日只在东宫与文渊阁两点之间往来,深居简出如同闺阁小姐,他能贪谁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