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十贯娘子在线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14章(第1页)

  佘万霖鼻涕横飞:“……从前我跟我族叔去外郡一个大户家送货,那天正好主人家得了一卷《妙善居士煮茶图》,主人家高兴,就请了大戏班,在他家的石舫上唱戏,请的也是当地的大班子……”  小戏们对小东家的话大部分是听不懂的,他们看到的东西本不多,就只能听懂跟戏文有关的东西,如此佘万霖就只讲与戏有关的见闻。  可是依旧有东西听不懂。  张永宝插话问:“小东家,什么是四房?”  佘万霖极有耐心,认真作答:“石舫!不是四房,是石头做的船摸样的那么个东西。”  张永春说:“瞎~瞎说,还石头做的船模样,那,那船能飘么,咱们也是打小跟船跟到大的,别的咱们不懂,船见过无数,小东家骗人哩,就没用见过石头的船。”  他是头目,少年们就一片迎合,纷纷指责佘万霖吹牛。  早几天佘万霖还会急眼,还会扯了老臭来做证明。  现在不会了,他就笑笑说:“没见识了吧,那是人家大户在院子里玩的花俏,谁说石头船就得水上漂?人家那个不是水里当船使唤的,那是个大戏楼!”  少年们异口同声:“啥?大戏楼?呸,骗人!”  老臭笑眯眯的过去,把碗怼到佘万霖面前:“少吹几句,趁热喝了。”  佘万霖笑眯眯的接了碗,仰头喝了一口吧嗒下嘴巴,甜的,可也不敢说,因为对面的孩子们,就是甜味的东西也是很少能吃到的。  他是不说了,可是这味儿还在。  等他喝完了放下碗,看到大家依旧是满眼艳羡的看他。  小宝还说呢:“小东家,这水儿,甜吧!”  口水没兜住,就真的流了下来,他又吸了回去。  佘万霖强笑:“啊,你咋知道是甜的?”  小宝看白痴的眼光:“瞎,闻出来的,恁大的甜味儿呢。”  说完,他哀求的对佘万霖说:“小东家,你这个碗底子,给我舔舔呗?”  佘万霖脸唰就红了,还有些窘迫又不好意思:“这,这碗底有啥好舔的?”  可他话说完,这碗已经不在手里了。  张永宝抱着甜水碗对他大哥张永春慎重说:“师哥,你先来!”  咱戏班子是个有规矩的地方。  张永春慎重的接过,有些不好意思的谦让,大家纷纷不敢,必要老大先舔一口。  老臭看自己的小贵人看的二目圆睁,遮盖不住的尴尬难受,就笑着过去:“哎呀,哎呀,一个破碗底子有啥好舔?他有些着凉,好过了病气给你们!”  张永春迅速舔了一口碗底,把碗给了下一个才道:“没事儿的叔!”  佘万霖就伸出手,拍自己的脑门儿,这都叫什么事儿?  待老臭过去抢碗,那碗已经洗净了。  没奈何,他只能拿着空碗叹道:“得了,得了!这正是赚钱的时候,过了病气,损了嗓子就坏事儿了,算了,造孽的,我那边有些土糖,都给你们煮了发发汗去!哎呀,造孽呀……明儿都咳嗽起来,你们班主好上吊。”  他一脸愤恨抱怨的走了。  知道能喝糖水了,几个小戏就低声笑了起来。  正笑的欢,跟他们错身的一艘老沙船就有人喊:“对面可是五福班的!对面可是五福班?”  少年们一跃而起,本来以为是点戏来了,谁想那沙船上站着的却是几个裹着兜裆布的船夫。  这不像是有钱儿看戏的啊?  张永春大喊:“老客好!我们就是五福班的,没找错,可有事儿?”  那沙船上便有一白发苍苍,满身凸骨的老船夫说:“哎呀,可算找到了,问了一句,小哥儿,你们这船上,可是有个叫张永宝的?”  本拥挤在小伙伴里笑嘻嘻的张永宝一愣。  指指自己:“我?”  然后一众小伙伴就指着他道:“对对对,没找错,张永宝,就是他啊!”第229章  沙船,乃是朝廷为了修建旧城墙,从各地征召的力役为了运输方便,使大木铺桐油布穿起来的简陋的短途工具。  凡举在三江两岸看到长长木排上堆沙的船队,不用问,这附近一定在大肆修建旧城,要么就建地方衙门分管的河道沟渠,跟船的一般就是附近乡民,在出分内的力役。  别的地方出这样的苦役,一般是三年一轮,秋过之后朝廷衙门到各村各镇征召,免费给国家出三月劳役,便是力役。  但金滇不是,越是接近金滇水岸的百姓就都知道,金滇是年役,是个男子成丁,都要年出三月力役,便是女子在家,也要不停织布,因为金滇地方有规矩,一般六口之家,年纳布六丈,就是一匹半的数目。  金滇之税,当属大梁第一重。  三五如柴力役汉子,就站在沙船上呼唤张永宝,张永宝趴在船栏看了半响,才勉强认出,寻他之人竟是老家故人。  被父母卖出来,已经五年没有家乡的消息,如此张永宝便趴在那边哭了起来,问:“叔!伯!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儿?”  其实他早就忘记这些人姓甚名谁了,但是那种苦寒,那些苦脸是不能忘的。  那边的船在动,这边戏船也动,又各自飘向两个方向。  那年纪大的看来不及,便匆忙喊到:“娃,没错!是咱呢,啊哦是(土话)听他们说上头来了戏船,叫个五福班呢,咱一想这个名,知道么!你在这里呢!  狗娃儿!来不及了,叔跟你说,你娘没了,不哭……都没了几年了还哭?跟你说!你爹把羊蛋也卖了,卖给金滇的大牙行,就是买你的那个蔡闲子,羊蛋在金滇皑城子了,你去看看羊蛋么,你兄弟可怜么,到地方了……”  这话说着,那船就飘的远远的去了。  一直到看不到影儿,张永宝才想起问来,就撕心裂肺的趴在栏上喊:“叔!不是说,卖了我,不卖羊蛋么?!叔!!!”  他还要喊,却被人搂着腰揪下来,未及反应脸上就是两个巴掌。  班主张双喜满面愤怒的骂到:“死崽子!谁让你这样耗费嗓子,正是关键时候,明儿笛儿给我哑迷了,我把你送到蔡闲子那边,多好,这不是兄弟团聚了!啊?”  蔡闲子,活动在金滇附近专做人口买卖的人牙,他买卖做的大,又有后台,基本这边的人口买卖就是人家带着手下垄断的。  牙人由来已久,并随着风土人情各有变体,像是如今燕京就是团头总览,也没有区分种类,却两个买卖不接,一贩卖牲口,主要这一行要会相牲口,也没那功夫特学去。  再一个,团头不做人口买卖,明说了,就嫌弃。  后由兵部陈大人牵头,将燕京附近的团头收编揽归户部,又给发了正身牌子,从此团头这个身份算作是朝廷的人了,不是一般的差役,算作小吏。  就像百如意,人家是小头目,每月拿着朝廷五斗米,两贯五百钱,也算做是拿俸禄的人,且一般介绍好了买卖,团头与朝廷均分抽成,京里户部管着商户的衙门,也只给团头带的人用印。  能形成这样的规模,那是因为燕京是大梁的中心,整个国家的商业活动最后都往这边集中,交易量大了,朝廷不好控制就得收编团头。  可外地不是,外地养不起大量的团头,也没有那么多买卖需要他们的介绍。  各地依旧是牙人介绍作保。  这行当也有分工,像是米牙是米贩子的介绍人,茶牙是茶叶贩子的介绍人……这人牙子么,不言而喻了。  张永宝家乡有句父母吓唬孩子的话,你若不听话,明儿就送你去蔡闲子家,让他把你卖了。  那会子张永宝小,也害怕,可万想不到有一天这话会成真。  他爹真的把他卖给蔡闲子了,其实也不算是蔡闲子,就是蔡闲子下面的一个人牙婆子,这婆子镇上常呆着,有艰难的人家卖人,就都去寻她。  说来也巧,那婆子爱听戏,又跟张双喜关系好,那年买了还叫狗蛋的张永宝,看他看的端正,就跟张双喜说,这孩子还没有收拾利索,价格正便宜,不若你买了去。  从此张永宝就知道了,他值二斗米,三贯钱,一买一卖那婆子赚了他家三贯。  张永宝还有个弟弟叫做羊蛋,他俩是双胞胎。  至于他爹娘,那也不是歪人,就是没多大本事的苦人,贫寒到了极致,自然就卖儿卖女,也不图钱,就是想让娃们活着。  他家兄弟四个,那年天灾卖了三。  张永宝一村就卖了二十来个孩子,唯一去了好地方的就是狗蛋,他入了梨园,正式拜了师傅改名张永宝,对于乡下人来说,唱戏是个好去处,不太受罪。  又因为他,小小的村子里人就都知道了,三江上有艘戏船叫做五福班,他村的狗蛋就在那里学戏,后来改名张永宝,将来定是个名角儿。  如此走出来的同村人,凡举见到戏班,都会问问是不是五福班。  今儿这事儿,还真是凑巧了,人家随便问的,不成想这还真遇到了五福班。  佘万霖就站在一边看到小宝挨打,也没上去拦着。  张永宝知道闯了祸,也不敢捂脸,就生受着。  张双喜又打了他好几巴掌,没打脸,打的脊背。  臭叔说,管了一时也管不了一世,要想世上少些苦孩子,就多学本事,好跟他祖宗爷般,入朝握权,也不求他多大的本事,就求他一生做事多想想这些孩子,也不敢懈怠了。  其实,佘万霖早就不敢懈怠了。  唱戏的几大劫,又是十几岁的小男孩倒仓的关键时候,弄不好长的再端正,没了嗓子人就废了。  张双喜看这些孩子的嗓儿,比看他的命还要紧,他可不能容这孩崽子这样嘶喊。  打完了张永宝他心里也不舒服,想说点什么吧,到底一掐腰走了。  等他走了,周围的孩子才一拥而上安慰。  佘万霖就听小宝捂着脸嘀咕:“不是说只卖我一个么……不是说只卖我一个么?”  他不忍听,便悄悄的回了舱,一头栽在床上不动了。  好半天才听臭叔在一边,用带笑的语气说:“这就受不了了?”  佘万霖翻身对墙躺。  老臭又笑。  “……你是好命,会投胎,遇到本事的爹娘,撑天的阿爷,从前我是不认命的,那会子也苦,就总想着,啊,我咋是这家的孩子呢……”  他忽然不说话了,好半天才自我奚落道:“可你就是这家的孩子,这哪儿讲理去?没地儿讲理去,摊上了。”  这日无人点戏,五福班的船便舍了小码头,交了过路钱儿继续往金滇走。  从上船到这儿,也就这几百里,却基本十里一个坎儿,不停再交各色费用,好在张班主寻了新买卖,这船上人高低是能吃的起饱饭了,还是一日两顿。  对于耽误了行程的平家叔侄,人家班主也说了,不然您换条船?  老臭起初也有这个意思,一打听却是不成了。  人家金滇的规矩是,你怎么进去的怎么出去,五福班这帮子人带着他们入金滇,明日出去,船上没了他们叔侄,这是要吃挂落的。  这算是绑在一起松不开了,亏得老臭与佘万霖不急,便是着急也不能失了仁义连累了人家戏班,如此便混着吧。  又一夜过去,转日清早,船终于行到金滇郦城府一个叫树凹镇的地方。  这戏班子吃饭,一般吃惯熟饭,他们早年就跑码头来过这地方,每次来,这里有户姓田的财主家,都要在龙王庙请戏。  说是给龙王爷看,其实就是想花个小钱热闹热闹。  且这方圆十里的百姓,想享受些热闹,也就活个田财主了。  张双喜说那姓田的财主是个善人,所以每次来他都要拜访,问上一声可请戏。  五福班就是那种小钱能请到的戏班子,他们有船,就敢接江岸边的短场戏。  像是那种百十人的大班子,人家只在郡府的大戏楼唱,而那体面人家要请,一般是要出路费,要么包船去请的,请了来最少也要唱三天。  对了,还有一种戏班,佘万霖家就养着一个,也没有多少人,上下乱七八糟比五福班多一倍吧,就养在后园子角。  恍惚听说人也是从小买的,买了来却不拜师,是跟教习学,只给主家唱,唯一的好处是坏了嗓子也不怕,送到庄子里找个活计重新学,回头再买一个好的。  反正,家里轻易不卖人。  主人家若想听,也不是请戏,就是唤了人来伺候戏。  除却戏班子,他家还有说书的,杂耍的,甚至,还有陪他摔跤的,骑马的……如今想来也不可耻,大梁燕京,勋贵云集,能养的起戏班的人家,其实还是少数。  树凹请不起大戏班,只能请得起五福班这样的,五福班也没什么值钱的门帘台帐,也跑惯了,那搭台的手艺便练出来了,半日搭台一日唱,两日就能满足一个乡里。  佘万霖如今最佩服,就是这种戏班子了,翻来覆去就那几本,偏能在三江混,不若京里还有庆丰,好戏班子想扎根那是什么功夫本事。  五福班就总算下了船,上了岸。  张班主提了茶饼,去拜会那姓田的财主家,人家愿意花十五贯,请一本热闹的《八仙过海》。  老实话,这几日江上买卖赚的比这个多,还不费劲儿。  然而这长久买卖,张班主死活是不能丢的。  这人去没一个时辰就把事儿定了,今次用的人多,老皮老靴都得去忙活。  如此佘万霖与老臭便受命看船,又送这帮子人上岸。  “哎呀,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,这人一走吧,还挺不习惯了。”  老臭叹息一声,看看坐驴车被人接走的戏班子,话语里充满了寂寥感。  佘万霖看他:“叔,那不是没走远呢?您要想,就跟去呗。”  老臭翻翻眼皮,脚下一跺也上了岸,又回头看着有些震惊的佘万霖道:“好大侄儿,咱屋里东西也不多了,这边往前十五里有镇,我去给咱添置些东西,不然明日他们回来,这船一开,想吃好穿好,更难了,前面盘查的紧,哎……破地方。”  他也不喜欢这里。  人说完便走,还用了些功夫,只几个呼吸佘万霖便看不到他了。  这就把自己剩下了?  佘万霖难以置信的看看远处,再看看身后这条空船。打出生起,便是被劫出来,他都没一个人呆过。  寂寞也没多久,便有黑压压一群人远远的来了,先把他吓了一跳,等着那群人到了眼,各色目光投来,他就有些窘迫了。  这就是一群来看热闹的村民,虽不知道一艘靠岸的破戏船有啥好看,然而他们就是扶老携幼来江岸看。  最过分还有几个婶子,抱着木盆来这边,边看他的热闹,边洗衣裳。  有几十口子人到了近前,热热闹闹的来,也不打搅,就江岸站定说说笑笑,指指点点。  佘万霖受不住这种指点,只能躲回舱里就窗缝往外瞧。  他也是头回看到金滇百姓,怎么说呢,跟那些弄划子做买卖的不同,那种富,这种贫!  穷到什么地步,从前庆丰外来的乞丐穿的衣裳,如今他们就套着,也别跟老臭比,老臭从前是乞丐里的王爷,他身上的东西都是家里叔叔伯伯不穿的,就舍给他了,他就是脏。  如今想,却是故意的。  前些日子,佘万霖兴许会因为这种贫穷而震惊,现在不会了,各地都有穷人,一般一户人家,顶多见客的当家人有身不错见人的衣裳。  其实人活精气神,衣衫褴褛,衣不遮体,鹑衣百结之类也没啥,主要一入金滇,这里的百姓面有绝望,眼有死气。  投错胎,落错土,金滇从上到下衙门只做一件正事,就是给百姓添麻烦。  倒是像请戏的田财主家,他们才是撑起一方水土的立柱,乡里有纠纷,有为难,有过不去的坎儿,这里的百姓轻易也不惊衙差,都在本地找一信得过的君子,内部解决了。  所以说,谭守义可恨呢。  金滇这个地方对于佘万霖来说,从前就是逢年过节的节礼,有金滇腊肉,金滇菜干,金滇竹器,还有金滇细布……每次最少三大车。  阿娘说过,也都不值什么钱,合起来每次不超五十贯。  可金滇往它处送的节礼,就很值钱了,万里昭昭送猛兽的,江水长长运送赏石玉器的。  好像是去年吧,大皇子家摆酒,小花叔待他耍子,当时厅堂正中摆了个一人高的玉石山子。  那山子雕的精致,山山水水,重重叠叠,奇峰凸起,青松巍峨,宝塔古寺,靠上一轮晨曦旭日,就是简单的《旭日东升》。  难得是大又奇巧,也是佘万霖见到除却皇宫外,最大的,最漂亮的一块玉石山子了。  那会子,他就想起小时候听的完璧归赵,里面说起和氏璧,说那和氏璧如何好,如何美,如何价值连城,可偏偏楚人卞要找王献玉,王不信,断其双足……直至遇文王昭雪。  当时他还小,便气愤说,楚人卞是个傻子,君王不信,直接自己刨开呀?  童言童语幼稚的阿爷笑,笑完带他去家里的库房,寻了一块不大的玉石送到宫内专做玉石首饰的匠人处,寻两个积年的开玉匠人,用一种绑了兽筋的弓子粘了金刚砂,一点一点的研磨。  那玉石不大,用工足十五日,方在皮上裂一缝隙得见玉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