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朱棣把皇位到底传给了谁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65章 整军布防(第1页)

“这就要看这个了。”黄匠人展开另一份图纸,“这是他们测绘的水文图。你们看这些暗流的走向……”众人凑近细看。图上详细标注了南海各处的洋流方向和季风规律。更重要的是,还标出了许多隐蔽的航道。“原来如此。”朱瞻基恍然大悟,“这些偏僻的航道虽然危险,但如果掌握了规律,反而比正常航路更快。”“没错。”黄匠人说,“比如这条航线,看似要绕远路,但借助洋流,实际航程反而缩短了三分之一。”正研究着,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喊声。“大人!在地窖里发现了密室!”众人立即赶去查看。果然,在地下库房的一角,士兵们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暗门。“小心。”朱瞻基提醒,“可能有陷阱。”黄匠人带人仔细检查了机关,确认安全后才打开暗门。一条狭窄的通道延伸向黑暗中。“点火把。”朱瞻基下令,“我们进去看看。”通道并不长,很快就到了尽头。眼前是一间不大的石室,但里面的发现却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。“这是……”黄匠人拿起一本破旧的册子,“宋代的航海图!”确实,石室里存放着大量古籍。从字迹和纸张来看,年代久远,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。“他们是从哪里找到这些的?”郑和翻看着一本航海日志。“你们看这个。”赵老指着墙上的一块牌匾,“这是福建陈氏家族的徽记。”“陈氏?”朱瞻基问,“是那个宋代的航海世家?”“对。”赵老解释,“陈氏在南宋时期是著名的航海家族,掌握着许多秘密航道。据说他们在各地都建有据点,这些据点既是补给站,也是存放重要文献的地方。”“所以这里原本是陈氏的据点?”“很可能。”赵老说,“先祖的笔记里提到过,有些航海世家为了保护秘密航道的资料,会把它们藏在一些隐蔽的地方。”朱瞻基若有所思:“那对方是怎么找到这里的?”“这个或许能解释。”阮先生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一份信笺,“是波斯文写的,好像是某个商人的家书。”马哈木接过信笺查看:“这是一个波斯商人写给儿子的信。信中提到,他们家族世代与陈氏有交情,知道一些据点的位置。”“有意思。”朱瞻基说,“看来这些海上势力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啊。”虽然年代久远,但设计精巧,有些功能甚至超过了现有的器械。“难怪他们能造出那些新式仪器。”黄匠人爱不释手地研究着这些古老的器械,“原来是参考了这些。”“这些东西……”朱瞻基环视四周,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。”确实,这间密室里的发现,不仅仅是一些航海资料,更是几百年来海上贸易的完整记录。通过这些资料,可以重现那些已经失传的航道和技术。“马上派人守卫这里。”朱瞻基下令,“这些资料一份都不能丢失。”“另外,”他又对黄匠人说,“请老爷子仔细研究这些仪器。看看能不能找出它们的制造方法。”“没问题。”黄匠人兴奋地说,“这些东西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啊!”“阮先生。”朱瞻基转向阮先生,“你和赵老一起整理这些航海图。特别要注意那些有关天象和航道的记载。”“至于其他人,”他环视众人,“加强警戒。敌人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地方,还会回来的。”安排完这些,朱瞻基独自站在城头,望着远处的海面。月光下,波涛起伏,若隐若现的礁石像是巨兽的脊背。“有意思。”他喃喃自语,“这里不仅是个军事要地,更是个知识宝库啊。”天亮时分,朱瞻基召集众人商议接下来的部署。敌人虽然暂时退却,但这个重要据点必须严密防守。“首先要加固防御工事。”郑和展开据点的平面图,“城墙有几处薄弱环节,必须立即加固。特别是面向海面的这段,要重点防守。”黄匠人点头:“我已经让人去检查城墙的结构。有几处是古代留下的地基,非常结实。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建瞭望塔。”“好。”朱瞻基同意,“瞭望塔要建高些,既能观察海面,也能用来传递信号。马哈木,你对这些防御设施有什么建议?”马哈木指着图纸:“按照波斯的建筑方式,这种滨海据点最重要的是分层防御。外围要设置多重障碍,防止敌人直接冲到城下。”“具体怎么做?”“可以在浅水区布置铁蒺藜,阻止敌船靠近。陆地上则挖掘壕沟,最好是能注入海水。”马哈木解释道,“这样即使敌人突破第一道防线,还要面对水障。”朱瞻基满意地点头:“就按这个思路来。黄老爷子,你带人去勘察地形,看看怎么布置最合适。”“大人,”阮先生插话,“防御工事的布置最好能配合潮汐变化。根据这里的天文记录,每天都有固定的涨潮退潮时间。”“有道理。”朱瞻基说,“涨潮时水位升高,更有利于防守。退潮时水位下降,要特别注意暗礁区。”正说着,赵老匆匆走来:“大人,我整理出了一些重要发现。”“说说看。”“这些航海图不只是标注了航线。”赵老展开几张古图,“你们看这些记号,是古代航海家用来标记风向和洋流的暗号。通过这些记号,可以预测最佳的航行时机。”朱瞻基仔细研究那些符号:“难怪他们选在特定的时候行动。这些航线都是要配合天象和洋流的。”“没错。”赵老说,“而且这些航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。只要掌握了规律,就能在各个港口之间快速移动。”“这就要派人专门研究了。”朱瞻基转向阮先生,“请先生带几个学生,专门研究这些航海图。要尽快掌握这些航线的规律。”“另外,”他又对黄匠人说,“那些古代仪器研究得怎么样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