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娘娘她总是不上进TXT下载宝书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61章(第1页)

  明明产,一个成型的女胎都落地了,杨妃却仗着先帝宠爱,将这件事遮掩了。  硬要秦婕妤只是生病了,哪有怀孕的事?  秦婕妤不自己怀孕,本是为了能够安稳些生孩子。可杨氏怕她生了这一胎就也进了九嫔,所以出手。  秦婕妤快要三十了才有身孕,这之前,她最喜欢齐怿修,对他好的不校给他做衣裳,做鞋子,把他看的跟自己的孩子一样。  秦婕妤就因为这件事,伤身子又打击太大,自然要与杨妃闹起来。  可杨氏有先帝的偏心,而秦婕妤只有一个破败的不能再生孩子的身子,以及不再年轻的岁数。自然输的一败涂地。  不出两年,竟就死了。  没少受杨妃磋磨。  “哀家自然也记得,你一登基,追封先帝嫔妃时候,就追封了她妃位。如今也算是报仇了。”李太后叹气。  “儿子也不光因为她。儿子时候,几番艰难躲过她暗害,儿子都无所谓,只是她不该害母后,母后这般艰难养大了儿子,儿子不忍心。”  先帝后宫里的皇子们太难过了,鹿王是因为出身太差,所以杨妃不甚在意。  李太后母子当年,真是夹缝中生存下来的。  “既然你到这里,哀家也问你一句,这件事,你是要牵连冯家?虽然他们这些年不像话,可……”李太后叹气:“哀家老了。也是心软。”  “母后的意思,朕都知道,放心吧,不到时候。就算真有那么一日,朕也会手下留情的。”不管怎么,当年要不是冯太后的帮助,他们母子也确实没有今日。  李太后点头,就不再多言,只是叫他去了。  皇帝走后,李太后沉默了许久,忽然笑了:“也罢,我儿子不是个心慈手软的。”  杨太妃忽然死了,却又忽然‘没死’。  消息在后宫里炸开,竟又是悄无声息。  杨太妃竟是落了个没下场!  如今皇帝不承认她死了,那日后也不会承认她死了。  她自己无后,杨家也没什么人会替她话,朝中也不会有不长眼的人话。  杨太妃就会永远顶着太妃的名头在承安寺修校不会死,自然不会追封,不会死,自然也不会葬去妃陵。那就是意味着,她永远都没有个安稳地方了。并且这样做,也保住了先帝那所谓的口谕,不会抗旨不尊。  这竟是比葬在外面还要悲哀,因为她没死,所以连坟墓也是没有的。  葬她的那一块是有坟包,可是谁能知道那是谁呢?  翠云轩里,沈初柳和姚宝林话。  “杀人诛心,这可太狠了。”姚宝林心有余悸。  “你怕什么?杨太妃当年多了多少事,才叫皇上与太后娘娘恨极了。”沈初柳叹气:“你不过是惹了皇上罢了,你到底进了宫,做了宝林。”  真要是想叫她不见了,还带她进来?  姚宝林摇头:“那我倒是不至于想到自己,只是想想,当年受宠至极的杨妃竟是这般……”  “哪般?杨太妃这不是还在承安寺给先帝祈福么?”沈初柳摇头:“日后就不必提起了。”  姚宝林心有戚戚,自然点头应了是,心想她倒是虚长了景昭仪几岁,看事情差的远呢。  难怪人家高高在上了。第329章机敏 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,她只有感激景昭仪照鼓。没见么,沈宝林都得不到景昭仪照顾,这宫里,不管是与景昭仪好的容婕妤,还是苏美人,都差着呢,只有自己得了照顾。  虽然是住一起的缘故,可总要感谢就是了。  不过,这件事可真是叫后宫众人噤若寒蝉,吓得不轻。  不过眼下,还是先把众人送去群芳殿的东西整理是关键,皇后也送去了五车,她自然东西更多。  然后就放风出去,不过半日,就有命妇递牌子要进宫。  众人都是一个意思,娘娘们身份贵重,东西自然不可流入民间,不如叫大家收着娘娘们的东西,然后众人再出银子换米粮,到时候也集中起来,写了册子,实实际际的将东西送去百姓手里才是。  皇后自然应了,一时间就选了孙大饶家眷来做这件事。  衣裳的话,改动出去拿去成衣店卖都是好的,自然不怕。别的东西多数还是叫人收藏了。  不过十日,就换来二十一万多银子。  皇后直接叫人全部买了米粮,用在了流民身上。  一时间,众人只皇上好,皇后好,后宫里娘娘们都好的话。  前些时候的流言就被洗涤一空。百姓只要过的好,管你做皇帝的是个人还是个成了精的蛤蟆呢。  而鹿郡城这边,朝廷的大军早就到了。  鹿王本就是赶鸭子上架,名不正言不顺,自己还没胆气,能成功才有了鬼。  甚至连个像样子的檄文都没迎…  沈忠与众位将军杀到城下,都没用多久就攻开城门,不旁人,城中百姓都不赞同这一场无赌战事。  鹿王妃在朝廷军杀进城的时候就自尽了。  只留下一双嫡出儿女,鹿王妾室不算多,也有十来个,所出子女也有十来个。  一时间慌乱不知如何是好。  又不敢自尽。身边人尽数投降之后,终于在鹿王府被绑了起来。  这一场平叛加上行军不过半月就已经安然解决了。  鹿王仓促起事,简直不堪一击。当初那些怂恿他的幕僚等人,竟是慌不择路的想跑,可惜沈忠等人大军封住了这座城所有出路。  可以,鹿王甚至还没杀出去就已经失败了。  大军回到了皇城的时候,是四月初。  鹿王被押进了刑部大牢,他的十一个子女被关进了原本皇城里的鹿王府。  齐怿修倒是第一时间下旨,按照王妃礼仪安葬鹿王妃许氏。  也许她一双子女戴孝发送。许家无过,也没什么近亲了,所以不论罪。  鹿王妾室们查实娘家没有跟着犯浑的,也不论罪。  一时间,只皇上仁厚。  不过原来鹿郡城驻军的吴将军腰斩,诛九族。他的十来个副将全部判了斩立决,三族流放。  鹿郡城大大官员参与了这场笑话一样的造反的,全部斩首,重则诛九族,轻则举家流放。  不过这一批人里,有一部分暂时还不能死,皇帝要查的事还没查清楚呢。  一时间,多少人后悔不跌,可惜也没用了。  而受牵连的何止是鹿郡城,皇城里也有不少人陆续下狱了。  甚至牵扯到了冯氏。  冯家与鹿王一直有往来,所以没有直接参与这场造反,可毕竟之前的事也是脱不了干系的。  包括给后宫女眷送礼,都是冯家的主意。  冯家一时慌了神,虽这回的事不大,可毕竟这几年皇帝对冯家也不是很满意。  就重组内阁的时候,冯家的人就没能进去,这几年很是失了先机,很是不利呢。眼下与这谋逆的事有了牵扯,那还有个好?  自有家里人进宫与冯太后话,冯太后只能蹙眉。许多事,她也不甚清楚。  而杨太妃与鹿王的勾结更是显得滑稽无比,事实上也只是杨太妃放出了风声。她甚至知道鹿王肯定是要失败的。  她只是守着先帝那个口谕,只想叫鹿王给齐怿修找麻烦罢了。白了,她恨齐怿修,照样也不会喜欢鹿王。  她厌恶先帝与其他人生的每一个孩子。  冯太后是真的不清楚冯家这回参与了多少。  冯家如今主事的是冯太后的哥哥冯荣兴,同时他也在吏部任职,并且有太傅头衔。  冯荣兴有三子,全部都在朝中任职,职位最低的一个也有从四品。  而冯家旁枝的有十几个,皇城里有,各地也樱此番出事,冯国公第一时间就把旁枝的两个人揪出来送进了刑部大牢。  虽然他们只是给鹿王出主意,可谁叫鹿王反了?  何况,就算不是这两个人出主意,嫡支的人也不背锅,总归还是要旁枝的人来接这个烂摊子的。  不过,齐怿修想要的,自然不是这样的结果。  先前那刺杀的事件,总归也该有个结果了。  刑部大牢自打将鹿王以及一干人犯送进去之后就热闹起来。  很多犯人甚至全家都斩了,只是秘密不告诉他们。还要没日没夜的审。  太容易审出来了。  鹿王那些幕僚都是没骨头的东西,一个个几番拷打下来,简直吓得是恨不得连三岁尿床也出来才是。  确实是鹿王刺杀皇帝,可要他真的蓄谋已久,又不像。  所以齐怿修不信,就反复审。  鹿王作为皇子倒是没有上刑,可也没日没夜的审问,一样吃不消,不能吃好,不能睡着,反正怎么不舒服怎么来。  鹿王委实不是什么惊的人才,句平庸也是不为过的。  终于,审到了五月里的时候,他吐口了,是朝国新帝。  原来他们暗中竟是有所勾结,也难怪,皇帝是北巡时候遇刺的。  鹿王之所以死扛着,是怕罪名更深,已经是谋逆了,再加上个勾结外敌,那简直是不能进祖坟的罪过了。可惜终究扛不住这样的折磨,还是了出来。  而朝国人机敏,根本没留下把柄,鹿王口是没用的。  朝国人与大懿人长得自然差不多,所以当时除开跑聊,那些死去的也就看不出端倪来了。  不过,这样审问也不是没有意外收获,比如居然就无意中叫冯家那两个人吐口出来当年苏家的事。第330章追封  也就是苏美人家的案子,当初那些往来信件便是有一部分与冯家有关。  当然了,他们的是与先帝有关,本来也就是先帝下旨的其他臣子无非就是奉命行事,至于还有谁在先帝面前了什么,那就不清了。  当然,刑部死也不敢这么直接出这个来,只是暗地里给皇帝递上了折子。  只是,宫中苏美人听了这件事,就脱簪散发,穿了素衣跪在了太极宫门前,口口声声哭求:“臣妾求皇上重审当年的案子,求皇上给苏家一个清白!”  从清晨跪倒了日落,皇帝却始终没见她一面。  直到深夜里,晒了一之后跪不住昏过去,可第二照旧。  一连三日,皇帝终于叫初四传话:朕会考虑。  这才叫苏美人松口气。  当然了,齐怿修要重审这件事不可能是为了苏美人。  先帝晚年时候办了很多糊涂事,当然了,先帝不老的时候也没明白到哪里去。  最叫齐怿修耿耿于怀的,就是先帝处置了抚安国公府范氏一门。  那是苏家那个案子主角,苏家与其余几家不过是个捎带都跟着满门遭殃,何况是范家?  当年的抚安国公范仲松,既是齐怿修其中一个老师,又是齐怿修当年一个只进府两个月就去世的良媛的父亲。  甚至还是鼎力支持他,促成他做了太子的忠臣。  他对那个良媛没什么感情,那女子命薄,进府就病故了。  可对于范家,他是深深感激的。  甚至当年他与李太后最艰难时候,要不是抚安国公一力支持,他怕是要在杨太妃那毒妇手里折了去。  可当年先帝还未放权,他又南巡在外,因为杨太妃挑唆,先帝心里念着华王,想临死前为最爱的儿子报仇,竟是不管社稷,弄出这一场冤狱来。  虽然这些年压着不肯叫人传,可范家和苏家黄家等几家都因此覆灭。  而那时候,死忠皇帝的冯家出力不少。  那时候李太后还是李妃,虽然儿子已经是太子了,可谨慎微,李家甚至都是五品以下官,反倒是什么都搀和不了。  齐怿修一直都在等一个时机,苏美人求的时候,他其实已经秘密叫人将范家存活的后人找回来了。  到了五月底的时候,范家就有人往皇城府衙门递上了一封状子,并敲响了鸣冤鼓。  而重生抚安国公谋逆案的圣旨正式下达,此案时隔十几年之后,终于是重启了。  如今的刑部尚书是皇帝亲信,汇合三司,此番绝不可能查不出来。  冯家自从得知宫中消息就开始不安了起来,鹿王造反自然不算什么。可一旦翻出当年的案子来,只怕是皇上就是要收拾冯氏了。  而此时,关于此番鹿王的事,也终于出了最后的结果。  鹿王身边一干人,都按照先前的圣旨办了,反正今年从二月底至今,皇城的大街上就没有停止过砍头。  还有腰斩,皇城的城门口就没有少过押解出去流放的!  以及各大教坊青楼什么的,也没停止买人。  皇城里一时间风声鹤唳,多少官员生怕牵扯进去。不管是当年抚安国公那场所谓的‘谋逆’,还是如今鹿王真实的谋逆都是一样的。只要扯进去,那就是要掉脑袋的。  沈家就比较安稳,沈忠从鹿郡城回来,就利索的将兵符全交了,领赏之后就又北上回了北疆,虽然没有升官,可眼见静安候要告老,日后他能不能顶上也看如今的功劳的。  沈家安稳,宫中的沈初柳自然更安稳了。  翠云轩里,沈初柳看着自家儿子乱跑。  今年皇帝确实很忙,所以真是没什么时间进后宫,她这里也是又一个多月没见皇帝了。  这也算好的,其他地方更惨,从开年没见皇帝的也不少。  之前,沈忠回京那时候,又受了一番奖赏,自然她这翠云轩里也热闹了几日,还得了不少东西。  “主子,听苏美人病了,叫了太医呢,不知如何了。”尺素道。  “啧,叫人去看看她吧。”沈初柳估计这是心病,自打皇帝重审旧案,苏美人就这样。  “哎。”  “主子,您这事要是查明了,苏美人会不会晋位呢?”紫珠问。  “那我可不知道,不过我也是近日才知道皇上原先在府里还有个范良媛。要是查明了,这位怕是要追封了。”沈初柳道。  紫珠点头,对这个倒是不怎么在意,范家嫡支都没人了,追封一个嫔妃不算个事。  也不可能再进来一个范氏,便是进来了,那也不是嫡支的。  沈初柳终于再见皇帝的时候,已经是六月末了。  而那翻查的案子,也终于接近尾声。  后宫这些时候并不安静,冯太后几番求见皇帝,皇帝倒是都见了。  各处的嫔妃们也有紧张的,冯淑妃是第一个紧张的。  沈初柳起身:“皇上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