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5章 勉之(第1页)
杨振可不敢随便接受他们的吹捧,谁知道这些吹捧的背后是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呢?
事实上,杨振已经注意到了,褚宪章、张若麒、方一藻他们身后的队伍里面,只有屈指可数的几辆马车而已。
其中一辆是带轿厢的马车,其他几辆都是寻常拉货的大车。
杨振打眼这么一看,不用询问就知道,这一回,朝廷又没给自己送来多少粮饷军需等补给物资。
当然了,杨振已经做好了自力更生的准备,朝廷那边给不给他粮饷物资,或者能给他多少粮饷物资,他实际上已经无所谓了。
但是他的这个打算或者说这个想法,却不能当着朝廷钦差们的表面公开表现出来。
现在他一听方一藻、褚宪章夸他屯垦搞得好,又是说他屯垦大见成效,又是说他这里像是世外桃源,于是连忙予以否认。
移民屯垦的事情,整个金海镇上下,最近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,而且今后还要一直进行下去,直到把他所能占领的土地全部填满为止。
他可不想在这之前,朝廷为他募民屯垦大开方便之门的政策有所变化。
另外一个,说他这里是世外桃源,那也意味着现在他这里比较安宁稳定。
而他自己一旦承认了这个事实,那么接下来面对朝廷大举抽调金海镇主力兵马入关围剿流寇的要求,他可就无法拒绝了。
虽然杨振不知道方一藻、褚宪章以及张若麒他们三个在前来金海镇的路上,是否已经沟通过,或者是否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。
但是杨振自己这里,却相当的小心谨慎,他可不想给眼前这几个各有企图的人尖子,留下任何套路他的机会。
“哈哈,杨都督,你也太谦虚了吧!依我看,眼下你们金海镇,绝对当得上是我大明九边诸镇之中,最强的一镇了!”
面对杨振滑不留手的低调与略显刻意的示弱,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却丝毫也不买账。
“朝廷给你们的饷额非常有限,所以若论兵力,你们当然不是最多的;同时金海镇处于敌后,而且孤悬海外,所以若论形势,你们更不是最有利的。
“但是,本官乃是兵部职方司郎中,对万历以来历次对虏征战结果了如指掌,若是单论对虏征战之胜负斩获,你们金海镇若称看见这个场面,自然也是非常满意。
他们又见在迎候的人群前面,接旨的香案已经摆好了,于是两人一商量,决定就在这里传达朝廷的旨意。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去岁以来,天下事多,及至今春,洛襄罹难,以致中州贼情复炽,朝野上下惶惶难安。
“当此之际,幸有汉卿坐镇金海,一腔精忠,实心任事,不畏艰险,屡获奇捷,使朝廷无东顾之忧,此皆汉卿之功也。
“朕闻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,卿于人心畏惧之日立此奇功,大张挞伐之气,朕心实慰。今特遣钦使,赐卿尚方剑,荫子锦衣卫世千户,并由卿总领金海、登莱二镇防务。
“金海、登莱二镇辖内防务,可暂由卿自行裁决主张,二镇所隶将佐升迁,此次亦由卿自行论功选任,尔后报部与闻。”
“臣领旨谢恩!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由张若麒宣读的圣旨,前面一段重点说了杨振以及金海镇不久前的功劳,后面一段则重点说了对杨振的封赏。
至于前段,圣旨上虽然没有细说,但是在迎接张若麒、褚宪章以及方一藻的路上,他已经从方一藻那里了解清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