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1978:考上京大,京圈千金倒追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章 考上大学和写小说赚稿费(第1页)

后。

陈昭才将其全部背了下来,准备通过高考一鸣惊人。

准备完一切,陈昭离开了招待所,来到了镇上的报社。

文汇报!

这里是陈昭崛起的赚取第一桶金。

而在当时的背景下,赚钱最快的就是向报社投稿,写诗,写小说赚取宝贝。

1977年以后,文化工作者的待遇逐渐提高,诗人。作者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。

而在1978年文学坛上最为代表的标志性事件,就是伤痕文学的诞生。

作家卢心华的一本短篇小说《伤痕》在文汇报爆火,成为了当年现象级的作品,也引领了伤痕文学的崛起。

而如今,正是文汇报征稿,文学创作大赛刚刚开始的时间节点,此时的卢心华应该还在家中写《伤痕》。

陈昭来到了文汇报报点,了解完了投稿流程和稿费待遇后才离开。

果然,现在征文才刚刚开始,陈昭还完全有时间准备。

不过,陈昭并不打算复刻《伤痕》,毕竟《伤痕》卢心华已经在写了。

要是后面出两个一模一样的《伤痕》岂不是出大事了吗。

陈昭在记忆中搜索了一番,选定了一本名叫《牧马人》的小说。

《牧马人》是八十年代才发表了短篇小说,全书一万七千字出头,已经发表广受好评。

甚至在后来《牧马人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,成为了经典的八十年代题材电影。

陈昭将这本短篇小说复刻下来,虽说不能保证拿下第一,至少也是前三名的水平。

名次什么都不重要,稿费的多少才是最重要的。

所以,现在的陈昭有两件重要的事情。

第一件:备战高考,在高考中一鸣惊人,考入京大中文系。

第二件:回家写短篇小说《牧马人》,然后投稿赚稿费。

……

大湾村,陈家。

夕阳西下,转眼已到黄昏。

陈昭心情不错,然后又在城里的供销社买了一点好酒,准备回家和父亲喝上几杯。

顺便将自己准备去考大学的消息告诉父亲。

然而,就在陈昭刚准备进门,就听见屋内传来一阵的吵闹声音。

“老东西,看看你儿子干的好事,他竟然有胆子打我。今天你们陈家,必须得给我个说法。”

沈婉柔指着脸上的红印,和周文再一次来到了陈昭的家里讨要说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