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人在大唐当纨绔,开局接了帝皇榜!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44章 这钱花得值!(第1页)

李世民呷了口茶,问道:“你这次趁着长孙无忌不在,坑了他偌大家业,就不怕他回来寻你麻烦?”

“他怕是没这工夫了。”陈迎新语气淡然。

“此话怎讲?”李世民追问。

“长孙无忌如今自身难保,哪有闲心管我?”

陈迎新说得随意。

他心中清楚,李世民修订《氏族志》之举,虽比史书记载略早,结果却无二致,长孙无忌的“作死”之路正由此始。

此人从武德年间便是李世民心腹,既是国舅又是功臣,深得信任。

贞观以来,处置世家立场亦合圣意,官位一路升至尚书右仆射,位极人臣。

如此圣眷,岂能不招人眼红?

尤其加上“外戚”这层身份。

《氏族志》一出,长孙家跃居大唐第二世家,便成了风暴的源头!

朝中弹劾其“权势滔天”的奏疏,怕是要压不住了。

这些风声,长孙无忌岂会不知?

此刻他定是焦头烂额,日夜悬心。

这般汹汹物议,长此以往,丢官事小,只怕性命堪忧!

为求自保,他多半会想尽法子辞官避祸,推拒封赏。

这法子本无大错,功名财富已足,归家颐养天年亦是明智。

可偏偏十几年后,他又重回朝堂,官位更胜从前,直任中书令!

更巧的是,李世民封官不久便驾崩了。

骤然从闲散重回权力之巅,更受托孤重任辅佐新君李治……

此乃取祸之道!

他与李治并无患难之情,根基亦因久离朝堂而浅薄。

待李治成年,猜忌必生。

如此致命之缺,无可弥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