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连载206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章(第5页)

  刘邦想问问自己百年后的继任者是不是刘盈,但这件事不能在前朝提起。上次他想要废太子便引起朝野动荡,好不容易才安稳下去,他只能在心中暗暗打着腹稿。

  刘彻:“下次天幕出现,朕先来问,主播只要看到朕的名字,定会回答我大汉的问题。”

  刘彻七岁被立为皇太子,十六岁继承皇位,及冠后太皇太后便去世了,刘彻独掌大权。想打匈奴又有卫青、霍去病横空出世,没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到的,这样的经历让刘彻成长为一位骄傲强横的雄主,为汉朝也为汉民族赋予了自信的灵魂底色。

  至于天幕没有提起的那些短命王朝,割据势力,都不知该如何开口询问。

  第三日,天幕依旧没有变化。

  各朝只能暂时将天幕忽略,安心处理日常事物。毕竟他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,天幕带来的混乱也要及时处理。

  相比于后世的朝代,秦汉多了一项议题,便是“纸”。

  “天幕上的三大行书都是写在一种轻薄如帛的材质上的,但既然能广泛使用,其造价定然及其低廉。”

  “是啊,那苏轼被贬后,生活困苦,却能用这种东西书写,岂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。”

  秦始皇:“召墨家之人,研究如何造这种书写材料。”

  刘彻也在与群臣商讨如何造纸,纸张的出现定会让所有文人世家疯狂追捧,他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,打匈奴正需要钱财,只要能来钱的东西,他都乐于尝试。

  东汉·蔡伦看着自己手中与天幕相差仿佛的纸张,心中一动,将其装到宝盒中,呈送给皇帝皇后。

  李世民则是带着文武群臣一字一句研读《祭侄文稿》,天幕停留时间太短,这可是集合十多位大臣之力才完善出来的。

  “维乾元元年,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。”

  房玄龄:“今岁乃乙丑年,按照朝代歌推算即公元629年,戊戌年在九年后……六十九年后。”

  长孙无极:“或者是129年之后。”69年后说不定还是陛下的儿子在位,陛下的儿子是谁,那是自己的外甥啊,可不能给外甥埋藏隐患。

  杜如晦也道:“定是129年后。”

  太子李承乾丰姿岐嶷,仁孝纯深,聪明仁爱,深受满朝文武爱戴。当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爱屋及乌,我们陛下可是太宗,陛下的儿子怎么可能有问题!

  “上轻车都尉、丹阳县开国侯真卿。”

  颜师古喃喃自语道:“这不会是臣的子孙后代吧……”

  唐朝是科举制兴起发展之时,各项制度并不完善,比如唐朝的科举便没有糊名,批阅试卷的主考官看到自己认识的人难道会不给个友情分,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的人,定是父祖辈在朝为官或在野为贤,寒门庶族想要出头太难了。

  合理推测,这颜真卿可能是自家后代,或颜氏旁枝后代。

  群臣都看向颜师古,颜师古却无暇他顾,盯着后面的语句——

  “贼臣不救,孤城围逼。父陷子死,巢倾卵复。”

  “贼臣(王承业)拥兵不救,致使(常山)孤城被围攻陷,父亲(颜杲卿)和儿子(颜季明)先后被杀。”

  颜师古不自觉的流下了眼泪,这若是自己后代,颜氏岂不是一朝倾覆!

  都说流水的王朝,铁打的世家。经过南北朝隋唐的朝代变迁,这些世家却能始终保持立于朝堂之上,正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。

  世家之人对于皇室可能没有多少忠诚,但一旦威胁到家族的延续,便触怒了他们的底线!

  颜师古不知道的是,几乎所有世家都给大唐陪葬了,虽然是被迫的。

  李世民怒道:“不忠不义之人如何能立于朝堂之上,后世的皇帝没有脑子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