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新官路商途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百七十章 囤地恶习(第3页)

如此规划,最终还是要推动狮山县撤县设区,形成以市区、新城区为核心,以更新扩张的狮山县城与狮山湾新城为两翼的城市发展新格局。

而新城区规划之中,最核心的项目就是紧挨东洲大学新校区、占地逾四平方公里、规划总建筑面积近四百万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区。

许建强早就将这一项目视为泛华建设的囊中之物,规划也都积极参与进去。

原计划泛华建设年后就跟市里正式签约,没想到春节前后因为钟云峰的调动,市委班子进行大调整,这事就暂时拖延下来。

许建强更没有想到,长实集团这时候要横插一脚进来。

这也是萧良与隋婧领证所带来的变数之一。

当然,许建强也猜想黄永峰今天在萧良面前说那么多话,除了想横刀夺爱外,应该还有别的要求,便耐着性子听唐继华说下去。

唐继华继续说道:

“长实集团很早就进入内地的房地产市场,但仅限于一线城市。倘若这次能将长实集团引进来,说实话市委班子肯定没有理由反对。就算泛华建设已经为地方做出很大的贡献,也很早就跟进这个项目,这一次我也只能说两家公平竞争,相信其他班子成员也应该是这个意思。不过,听柳轶群说黄永峰跟他提出一个顾虑,就是东洲目前国有建设用地转让,除了要走这两三年形成的‘招挂拍’程序外,还对出让土地建设时限,进行一些限制——这个恰恰就是萧良提的建议!”

“我还纳闷呢,我说我今天够低调吧,就算姓黄的盯上中央商务区项目,也没有必要揪住我问三问四啊?”萧良拍了拍脑袋,说道,“原来问题是出在这里啊,他是想市里废了这条规定啊!”

“我跟柳轶群说过了,当时确定这一点规则,主要是敦促拿地的开发商,在土地转让后就尽快推进建设,并不仅限于中央商务区这单一项目,柳轶群他说这事还是要班子集体议一议,”

唐继华低声说道,

“黄永峰今天话比较多,应该是想引出这个话题。可能他们觉得这个规则最初是你向市里建议的,只要说服你否定掉自己的观点,市委班子就更容易统一立场。”

“你们在聊什么,落后面这么远?”柳轶群这时候在前面站住脚,招呼他们快跟上去,还关心他们在后面嘀咕什么。

萧良与许建强、唐继华、熊志远、夏侯江快步跟上去,打量了黄永峰、柳轶群以及郑仲湘等人一眼,说道:

“唐市长刚刚说长实集团有意来东洲投资地产项目,所以刚才才扯出一些房地产的话题。我还是刚才的话,我对未来国内的房地产投资,确实是看不明白,也无法确认日渐红火、投资规模相比较三四年前就增涨一倍的房地产市场能持续多久。既然黄先生一定要问我的意见,有一点我是很明确的。那就是中央商务区建设这类重点项目的进展快慢以及建设规格,关系到东洲新城区乃至整个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以及城市形象,谁想承接这个项目,就需要为这个项目留出足够的余量,比如资金,比如建设队伍,要尽最大的限度保证这个项目,依照约定的各个节点如期完成,而不是要求市里给你们留出随意调节的余量。”

“这么大规模的项目,建设规格又高,投资体量会接近两百亿,初定建设周期为十年,但谁能保证接下来十年时间内,经济发展会一切顺利,不发生一点意外?”

黄永峰敛着眸子,定睛看着萧良,说道,

“说实话,要不是我对柳书记、唐市长都非常的信任,都不禁要怀疑市里进行如此严格的限制,是不是有意将一些竞争者排除在外啊!”

长实集团目前的囤地恶习还没有彻底的暴露出来,但萧良想要制止长实集团染指中央商务区项目,也就顾不得太多了,针锋相对的说道:

“泛华建设都敢跟东洲市签署这么严格的条件,以长实集团的实力,竟然有这么多的顾虑,我不禁要怀疑长实集团的诚意了!黄先生一定要问我意见,我只能如实相告,我甚至都觉得现在的条件还不够严格,建设周期应该缩减到八年才更合理。当然了,这事也轮不到我指手画脚,对不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