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都起义了,谁不想当皇帝啊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5章 你太弱了(第2页)

以当时魏的钊先祖的地位,若果当时没有参与太子之争,无论如何都会占据大乾重要地域,且必定封一字亲王。

只是没有如果,魏钊的先祖虽没死,但二字王就代表着已是郡王之列。

再难登大雅之堂。

更为讽刺的,便是晋黜王中的【黜】字,这个字有着降职、被贬,甚至流放的意思。

这也就表明太祖皇帝在告诉天下人,朕不喜欢这个儿子,甚至心怀极大的不满。

这对一个身上流淌着皇族血脉的皇子来说,就是莫大的耻辱。

自那以后,晋黜王近乎是消失在了大乾的贵族圈。

只是风云变幻,世事无常,太祖皇帝也没想到,在如今大乾国运即将枯竭的节骨眼,这个近乎被人们淡忘的晋黜王再一次跃入了人们的视野。

而且这一次,他不仅再度出世,甚至力压一众豪强,入京都,再一次成为了至高皇权的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。

只是这一次,接过晋黜王封号的魏钊,比他那个先祖要低调太多。

若不是因为卢永信,这个人他是完全想不起来的。

看来他们还是贼心不死啊!

诸侯令这种东西连魏宁都拿不出来,一个被赶走百年的郡王竟然藏着这种东西。

这明摆了就是对皇位势在必得的态度。

“你怎么会有晋黜王的东西。”魏宁问道。

“因为一时贪念。”卢永信怔怔地说道:“其实我本是跟着晋黜王的。”

“就是因为一时贪念,想把印绶占为己有,这才转投了左家。”

“只是才刚靠上左家,你们便来了。”

“在昨夜从左林那里得知你与他结了仇,我急着向左家表明投靠诚意,所以”

“所以才想出要通过谋杀我来讨好左宗昌?”魏宁替卢永信接了一句。

“是这样。”

卢永信虽然说的算是有理有据,但魏宁有一点不理解,“晋黜王有意要拉拢这个韩岳,用的可是诸侯令这种代表着无上权力的贵重信物。”

“他们如何会不妥善保管,落在了你的手里?”

卢永信解释道:“去给韩岳送信物的那个人,是与我同一期参加科考的同僚。”

“他在前往庐阳途中路过泉石县,在醉酒之下偶然透露了诸侯令的消息。”

说着,卢永信的眼神发生了一些变化,“我本想着当什么都没听见,但奈何几经师爷撺掇,硬要我藏下诸侯令。”

“说什么如今天下大乱,与其给别人卖命,不如自持诸侯令这等宝贝,招兵买马壮大自身,以此号令群雄,成为一方诸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