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1章 改良火药(第3页)
工坊里的工匠们围了过来,七嘴八舌地议论着。
有人拿起铜管掂量:“这铜壳子要是做得薄点,会不会炸膛?”
“所以得试。”
李开指着墙角的一排模具。
“先做一百个不同厚度的铜壳,装不同分量的火药,挨个试,看哪个既安全,力道又足。”
他走到窗边,望着外面操练的乡兵。
他们正用老式火铳练习三段射,虽然比弓箭快,却依旧显得笨拙。
李开知道,一旦定装子弹和后装火铳研制成功,战场的法则将再次改写。
“陛下。”
王铁山突然道:“这法子要是成了,以后打仗,是不是就跟撒豆子似的?”
李开回头,看着老工匠眼里的光,笑了:“不止打仗。这原理,能用来开山修路,能用来开矿挖渠……用处多着呢。”
不久后。
李开拈起那枚刚成型的铜壳,对着窗棂透进的光转了转。
壳壁薄厚均匀,尾端的引信孔细如针鼻,前端嵌着的铅丸与壳口严丝合缝,倒过来晃了晃,里面的黑色火药颗粒纹丝不动。
“还是慢。”
他放下铜壳,望着工坊外操练的队列,乡兵们正用老式火铳演练三段射。
一个士兵刚把铅弹塞进枪口,还没来得及用通条捣实,对面的号令就响了,急得他手忙脚乱,通条“哐当”掉在地上。
“陛下,这火铳打起来是比弓箭快,可装弹时真能急死人。”
身后的王铁山凑过来,手里还攥着块没敲完的铜板。
“上次汴梁打仗,俺跟在后头拾掇火器,见好些弟兄为了快,火药倒多了炸了膛,倒少了打不远,可惜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