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大明朱棣:好圣孙,汝当为千古一帝!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58章 :给科举上上强度,学文也得尚武!(第2页)

就比如此刻站在朱瞻墡面前的三杨和于谦他们。

这也是“死读书”“学八股”出身的读书人,

这能是笨蛋吗?

显然不是!

大家都是一万个里面选一个的聪明人。

不过,个人不代表集体。

不能因为出了几个无双的国士,就说这制度好。

八股取士绝大多数取的还是庸人无疑!

如果大明科举取的都是,武能上马定乾坤,文能提笔安天下的人才。

那可是再好不过了!

虽然是愿望,但也得朝着这个目标前进!

胸怀理想,脚踏实地。

朱瞻墡看着面前的几位大人,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

“爹,还有诸位大人,孤打算改革一下这一次的科举考试,我大明朝立国便是兵马火器称盛,又以文治仁德治天下,到了皇爷爷这一代,又饮马瀚海,兵临斡难河畔,如今要选人才,怎么能只通文而不知兵呢?”

“诸位大人,你们说,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

朱瞻墡本来就是一个抛砖引玉,让几位大人自己思考,跟着自己的想法来。

这都是聪明人,想得明白他这话里面的意思,听得懂这弦外之音。

果然。

于谦第一个反应过来,接着朱瞻墡的话,恭恭敬敬提出了一个问题,“殿下的意思,可是要在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之中,加入兵法谋算这类的内容?”

“于谦,你很聪明,不过我更喜欢他们也跟着武将一起习武,甚至去基层军队历练一番!”

朱瞻墡笑着说道。

于谦闻言,有些惊讶,他不知道监国殿下是不是来真的,还是只是开个玩笑?

他他直言道:

“殿下,要从小拿笔杆子的书生,跟着武将们一起骑马打仗,这可是真会要了他们的老命!就算是臣,也有行伍历练的经验,但恕臣直言,很多书生还是吃不了这个苦的,他们的身子骨太弱!”

“是这个道理,但……”朱瞻墡负手而立,看着于谦,说道:

“但于谦,你可以去行军打仗,他们也可以,就算做不到你的程度,但至少也不会太差,自然让他们习武不太合适,但在这一次考试中增加兵法策论,肯定不会不合适。”

朱瞻墡接着继续说道:

“这一次孤就是要增加一项内容,——兵法军策!”

“其中要以行军打仗为主,再考校排兵布阵,天文地理,战争历史……等等。”

“至于传统的四书五经可以考,但要减少,而且要多以经世治国之道为主,至于八股文的比重,要彻底减少,甚至消除!”

朱高炽等人对于朱瞻墡这个想法,倒也没有多少的反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