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:领先伽利略六百年,华夏自古就有物理学!(第3页)
可达者为师。
他们可不敢生出半分轻视之心。
只有无限的尊敬!
他们也早已经将面前的监国殿下,当做是优秀的老师,
更是自己这群人传道授业解惑的至圣先师。
“下一个,孤教你们一些分光实验上没有提到的知识,三棱镜拿过来。”
“好的,殿下。”
一个个学生们,更加兴奋。
对于殿下愿意传授更多的知识,他们自然乐此不疲。
正当朱瞻墡为学生们讲解和操作分光实验的时候。
户部侍郎的幼子周谦,也是这学院的学生,他喉结剧烈滚动,看着眼前的实验,忽然明白了什么,顿悟道:
“殿下,古书常载虹霓七彩……,《梦溪笔谈》又说‘日照雨滴则生五色’!……不过现在看来,一滴水珠怎及殿下手中神物分明?”
朱瞻墡轻笑一声,指节在光带上扣响。
轻声说道:“孺子可教也,水珠万千,不过借日光显形。”
说着,朱瞻墡手中的琉璃镜陡然倾斜,七色倏忽消逝,徒留白亮光束钉在席间,“看,若无日光,便无七色。”
朱瞻墡袖中又滑出一枚钻孔铜片悬至光束前,席面霎时浮出一枚细小刺目的光点,连壁上梁木纹路都在光点下纤毫毕现,
又道:“《墨经》有云‘光之人,照若射’,千年沈括更以‘窗隙楼光’察孔小则影直,——尔等日日读书,竟不识日光有直射之性?还得多学!自古书山有路勤为径。”
周谦受教一拜,感慨道:
“原我天朝早就有这些知识,是学生们丢人了!”
朱瞻墡摆手笑笑,继续讲解实验。
——华夏的知识从未落后!
就说这些光实验,华夏至少领先伽利略六百年。
谁言华夏无实证?
井底辉芒六百年!
赵友钦的实验,早于伽利略200年,但伽利略的手稿是近代伯希和1907年才发现的,也就是恰好600多年。
没发现伽利略的手稿,西方都不知道这光学实验是什么玩意!
这时,一个官员也从不远处悄悄地走过来。
没有打扰任何人。
这个朝廷大员正是于谦。
于谦来了已经有一会了。